首页

国产视频美脚

时间:2025-05-25 09:19:38 作者: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雅集在北京开幕 擦亮“红学圣地”金名片 浏览量:98948

 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(记者 陈杭)23日,“2025·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雅集”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。本次雅集将持续至5月25日,举办红学文化创新传承主题研讨会、张家湾镇产业推介会、《梦回红楼·张家湾》红楼梦主题小剧场以及《红楼幻赏》时尚动态秀演活动。

图为“2025·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雅集”开幕。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由中国红楼梦学会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、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、北京服装学院主办,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、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、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政府承办。

  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侯健美表示,此次红学文化雅集活动,依托北京服装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,结合设计小镇的产业生态,探索“文化赋能、时尚引领”的融合发展路径。通过擦亮张家湾“红学圣地”的金名片,推动红学文化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发展,让红楼绮梦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,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通州力量。

  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表示,大运河文化与红学文化在张家湾交相辉映,为古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。红学文化雅集活动,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,讲好大运河的故事,讲好《红楼梦》故事,讲好曹雪芹的故事,让伟大的文学经典成为推动张家湾古镇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。

 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表示,本次雅集以探索《红楼梦》文化元素与时尚设计的融合为宗旨,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张家湾作为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的重要灵感源泉,更赋予了本次活动独特的文化意义。

  张家湾是千年漕运古镇,素有“大运河第一码头”之称,与《红楼梦》作者曹雪芹渊源颇深。2023年9月,包括张家湾古运河码头——通州张家湾通运桥在内,18处“曹雪芹在京遗迹”正式发布。

  在合作签约环节,北京服装学院、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、张家湾镇政府共同签订校产城战略合作协议。协议确立常态化需求对接机制与双向研学交流机制,致力于形成人才集聚效应,加速区域产业升级转型,全面提升张家湾在时尚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,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发展动能。

  由北京服装学院联合10家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“北京大运河时尚联盟”也正式启动,旨在整合大运河沿线资源,打破行业壁垒,促进产业、城市与学术的深度融合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深圳低空经济加速飞向新高度

北京7月13日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日前在北京落户,中宣部副部长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,并与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、西城区委书记孙硕等共同启用研究院院址。

台风“康妮”致台湾农损约7.8亿元新台币

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。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,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。1982年,海洋环境保护法出台,历经两次修订三次修正,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与时俱进,是国家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。围绕海洋环境保护法,先后制定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7部行政法规、10余项部门规章和100多件规范性文件,发布200余项技术标准规范,基本确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。除专门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外,其他重要法律也作出了相关规定,如海域使用管理法、海岛保护法对海域海岛可持续利用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了规定,湿地保护法、渔业法对滨海湿地保护、渔业资源保护作了规定,长江保护法、黄河保护法对入海口规划、监测、修复等作了规定。沿海省(区、市)发布实施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,广西、海南等地专门立法保护沿海沙滩和珍稀动植物资源。

上千人“三伏天”中医晒背: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

稳定的供暖,来自当地供热管网的智慧化升级。一家供热公司,今年对区域内的地下供热管网进行了数字化改造,通过新铺设的光缆,实时捕捉到管线运行的动态数据,传输到后台逐一排查,一旦发现异常,就能精准定位,从而有效调节温度。

现场直击第九批国家集采,42个品种再迎“降价风暴”

泡桐村是当地海拔较高的一个山村,村民们世代散居在600多米高的坝上。如今,多条索道线将涪陵蔺市街道的梨香社区、泡桐村、大桥社区串联起来。以往村民徒步上山下山或到江对岸往往要花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,如今缩短到十余分钟,如果乘坐飞鹰式索道甚至不到5分钟就可到达河对岸。索道环线也被村民们称为“乡村空中地铁”“乡村空中公共汽车”。

台风“银杏”逼近南海 海南3万余艘涉渔船舶已回港避风

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,这是他就职后的首次出访。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到,“中国和印尼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”。如何看待这一发展理念?在中印尼关系发展中,目前有哪些合作成果惠及民众?如何让这些合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?印度尼西亚西普特拉大学教授诺维·巴苏基(Novi Basuki)近日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,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